广播节目如何扬长避短,让其成为受众的必然选择
资讯
发布人:admin
发表时间:1604278175

  融媒体时代,传播渠道与广播相互选择了彼此,随之而来的广播受众的多元化,驱使广播节目的制作必须改进,以适应发展需求。
  广播的特点是快捷便利,让人们及时获得所需信息。
  当然,在快节奏年代,广播信息注定要满足人们在更短时间内获得更大资讯量。这种从文稿到播出都要提高效率的制作要求,对广播而言不是难事,由此催生出碎片化制作这一重要的融媒体时代广播特色。
  新媒体节目微信电视“快活频道”中的《天生快活人》,就是从广东广播电视台同名广播节目延伸出来的新媒体节目,在社交平台中播出,节目快节奏,一期节目由几个可以独立分离播出的主题构成,节目碎片化制作并播出。
  主持人队伍的名人效应,让节目既在传统广播上保留了原有的广播听众,又利用节目影响力吸引更年轻的听众来到新媒体上,用他们习惯的收听方式接收这个节目。
  这种主动改变,使节目得到继续发展,拥有更多的粉丝和流量。
  融媒体时代,如何选择广播节目,选择什么类型的广播节目,需要怎样改动以往的节目形式等,这些可以通过流量确立制作,即通过新媒体渠道将受众的需求反馈给制作者。
  以广东广播电视台城市之声的大型公益活动“扶贫攻坚到上漆村”为例,这个活动从2017 年至 2018 年连续举办了两次,每次的现场活动,城市之声都有报道和专题节目制作。
  2017 年,“上漆村”项目以传统广播为主,新媒体为辅,项目的影响力重点落在扶贫对象和广播听众,由于覆盖面受限,辐射力明显不足。
  2018 年,“上漆村”项目运用了融媒体的威力,找来影视歌星参与制作了视频宣传片,在电台、参与团体的新媒体以及其他新媒体平台中广为播放,活动当天“触电新闻”“粤听”客户端同时直播,远在海外的听众都可以看到、听到、发表评论,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个慈善项目,正能量宣传了公益事业。
  “上漆村”项目属于节目形式、播出方式上的创新。融媒体时代,在节目主题的挑选上也应捕捉热点:即对广播人群进行分类,然后制作不同主题和类型的节目对口吸引听众,强调节点制造“热点”。
  我们都记得,“常回家看看”是曾经的热点,时至今日,它仍然是春节期间大家挂在口中的话题,只是以前说的是子女们回家乡看父母,随着第一、二代外出务工者的成长和他们在新城市的立足,2019 年春节的常回家看看,则变调成为请父母到子女家看看,这就是“热点”。
  这些改变,需要广播人及时关注和制作相应的节目,及时报道这种时代景象变迁,满足听众的心灵共鸣。
  热点过去,要善于寻找另一个热点,没有热点时,则要善于制造热点。能够被制作出来的热点,都是经得起沉淀的主题,例如“子女教育”,从幼儿到小学、中学、大学,各个阶段的话题都会牵扯千家万户,总有一点触到人们的痒处。
  融媒体时代,阅读工具的特点令“广播”实现了让受众同时听广播、看电视、读报纸。一个完整的制作,包含了音频、视频和文字。
  人们说,现在的融媒体广播有声读物,让受众收到“看广播、读电视、听报纸”的新形态广播效果。
  有声读物让广播发挥了优势,通过新媒体让受众便于保存,反复听、读、看。另一种广播是广为使用的播出模式“直播”,同样可以运用融媒体优势,随时随地在新媒体上即时直播,在音、像、文上同时与受众实现互动,快准狠赢得流量。
  只要我们仍然处于快节奏生活时代,我们就需要一个陪伴式的媒体存在。一直以来,广播都因其不占眼球而被誉为“绿色媒体”。
  现在,我们就让这个“绿色媒体”同时拥有可随时反复阅读的功能,让它继续成为大众乐于选择的资讯娱乐渠道。
  新媒体与广播结合后,广播节目因应融媒体时代大众的欣赏习惯进行节目制作,将赢得新的存在天地和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