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综艺节目不再依赖台本,能真实到什么程度?
综艺
发布人:admin
发表时间:1639530406

  剧和综艺本是两个毫不相关的个体,选秀和真人秀一直以来也是综艺里的两个不同类型,当把这四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元素放到一起,便产生了剧情式真人秀模式的选秀,而且效果还不错。
  随后,剧情式真人秀便在各大选秀节目中被广泛应用,《这就是街舞》和《这就是铁甲》里能用,《偶像练习生》《创造101》里也能用,甚至现在的《这就是灌篮》同样适用。
  而其中的集大成者,当属《这就是歌唱对唱季》(以下简称《对唱》)。
  岑俊义是《对唱》的总导演、总编剧,做过《奔跑吧兄弟》《爸爸回来了》等多档真人秀和选秀节目的总导演、总编剧,对综艺里的“剧情”部分见解颇深。当他把这些经验和方法论拿到有更多自主权的《对唱》中,便有了现在的一出出好戏。
  “万万没想到”
  观众对剧情式综艺的喜爱,和综艺的“剧情”感不无相关。如果一档节目像《白夜追凶》这样的烧脑剧集一样,每集都会给人期待感,自然会让观众看的欲罢不能。
  在这方面,《对唱》堪称是综艺版的《万万没想到》,每期都有反转,不同的是,《对唱》更像一出连续剧,每集结尾总是令人匪夷所思,答案永远在下一期。
  《对唱》最近一次让观众目瞪口呆是夺冠热门张婉清、亚森的淘汰。张婉清自参加《对唱》开始就颇受关注,她个性十足又有实力,和同属实力派的亚森搭档后所向披靡,一路闯到四强。
  剧情式综艺的一大套路就是节目组永远不会按套路出牌,如果能让观众猜到结局,综艺的剧情感便失去了魅力。上期《对唱》里,节目组制定了“四强置换赛”的赛制。四组复活的人气选手中,表演后得分最高的一组,任意挑选四强中的一组挑战,挑战成功,可置换成为新四强。
  首轮pk后,不被看好的孟慧圆、杨腾飞组竟然顺利突围。他们二人能突围本身就是一种反转,没想到他们在挑选PK对手时选了实力强劲的张婉清、亚森。最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在最终的挑战赛,他们竟然PK掉了张婉清、亚森组合最终晋级四强。
  接二连三的反转让人措手不及,剧情式综艺的看点便在于此了。
  单就张婉清本人来说,她从第一期海选开始的表现就很难让人猜到今后的走向。互选搭档时张婉清因为没找到合适人选不幸流局,观众一度以为她会被淘汰,结果流局区选手反选时如愿晋级,与王矜霖成为搭档。
  然而两人第一次合唱效果并不理想,随即选择拆分。重组搭档时,第一期遗憾离场的亚森也参与其中,同时另一选手阿力普一直很看好张婉清,最终张婉清与亚森强强联手。
  所以张婉清选来选去,开始心仪Casper,然后争下王矜霖,好感阿力普,最终和亚森组成了搭档,真是一波三折。其节奏之快、反转之多,让人仿佛在看美剧。
  真实不做作
  剧情式综艺和“剧”大相径庭的一点就是无台本,现场发生的一切全部都是真实操作,演是根本演不出来的。偏偏这些真实发生的事情还充满了剧集该有的戏剧冲突,观众怎能不爱?
  《对唱》的真实感和戏剧性源于复杂的赛制,这也是所有剧情式综艺的共性,即靠强规则逼迫出选手最真实的想法,促使他们在规则框架内做出意想不到的举动,从而给到观众意料之外的效果。
  第一期双方互选时节目组让每个人准备3首歌,但并未限制选手上场的次数。应忆俊上场3次,唱完了3首歌,结果仍然没有女嘉宾选他。为了避免流局,他又上去了第四次,自弹自唱了准备不足的一首歌,但恰恰是因为准备不足,他唱这首歌时才没有之前被人诟病的“油腻感”,得到了一致认可。
  流局区甚至有女选手后悔:“你早弹啊,早弹我不就早留了吗!”
  像这位选手一样为了找到更好的搭档主动选择流局的也不在少数,张婉清和她心仪的Casper都是其中之一。虽然张婉清通过反选留了下来,但Casper就没有那么好运了。他的实力毋庸质疑,反选时为了留下来策略也比较保守,选了实力和自己略有差距的马仕钊。
  但因为最终判定谁去谁留的是马仕钊的异性搭档蔡泳恩,而蔡泳恩对搭档的选择标准除了实力还有默契度,她觉得和马仕钊的搭档很好,没必要更改,所以选择淘汰了Casper。
  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流局区选手并非没有实力,但他们因为选错了人导致自己被淘汰,十分可惜。与此同时,节目组并不会因为实力强的选手被淘汰而出手干预他们的选择,选秀的晋级和淘汰基因已经注定了它的残酷性,镜头将这一切真实记录下来,就是最大的看点了。
  除了晋级和淘汰规则,《对唱》在音乐之外同样设置了可以看出人物真实性格的规则,比如通过菱形通道拆分重组。
  节目第一期配对完成后,第二期迎来双方第一次合体演唱,演唱完选手们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是否和搭档继续走下去。菱形通道有四条线路,男生女生各走一个通道,完全隔开,如果想跟这个人搭,往同一个方向走下去就可以汇合,如果不想搭,就往另外一个方向走。
  这样一来会有好几种状况发生,而男女双方在选择过程中和对方是无法沟通的,并不知道对方的想法,只能跟着自己的真实意愿走,他们会怎么选,谁也不知道。
  《对唱》里的编剧们只预设、不干涉,岑俊义坦言,“我曾经做的所有真人秀,从来没有任何脚本,真人秀不应该有脚本,如果有,在我看来那是错的。”
  剧情+音乐=爽
  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对影视内容的第一需求是什么?是爽感。
  《延禧攻略》能成为爆款,就是因为魏姐一路斩妖除魔升级打怪的宫斗路完全戳中了观众的心理需求,现在的年轻人需要的是对压迫进行及时的反抗,魏璎珞“受不了半分委屈”的样子,投射的是观众内心的想法,他们对《延禧攻略》最大的观看动力就是期待着魏璎珞挨个收拾对手。
  《对唱》同样如此,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反转会持续性刺激观众的观看欲,人总是对不可预知的结局充满期待,每一期节目都会将观众的胃口吊上去,再放下来,再吊上去,节奏之快很难不让人追下去。
  战队PK时,李荣浩组还得分第一,谁能想到最后却遗憾垫底损失惨重,这样的剧情真是写都写不来。
  以往的真人秀以“秀”为主,但秀多了观众很容易审美疲劳,转而期待“真”的部分,越真实的东西越能打动人。剧情式综艺抛弃了台本和人为干预,把权利下放给选手,让他们自由发挥,这时反而能产生人为干预下意想不到的效果。
  试想,如果连身经百战的现场导演们都不知道选手们会作何选择,还有谁能想得到结局呢?
  相比以往选秀节目用结果倒推过程的展示方式,《对唱》所代表的剧情式综艺只为剧情感服务,人物性格大于选秀排名。所以像应忆俊这种并没有走到赛程很后面的人和张婉清这种有冠军相但没拿冠军的人,并没有被节目忽略,他们每个人在《对唱》里都有各自相对完整的故事线。
  再加上《对唱》本身是一档音乐节目,选手们的分分合合都离不开“对唱”二字,剧情之外,《对唱》的音乐性也为节目整体效果加了不少分。
  张婉清和亚森凭借《别找我麻烦》获得了三位对唱发起人的一致好评,最终成功晋级,也成为其他选手眼中的“大魔王”组合。这首歌是二人实力的象征,一路走下来,他们也越发被观众认可,当二人被淘汰时,这种情绪积也累到一定程度,所以他们的淘汰会显得格外反转。
  音乐在剧情之外给了观众另一种爽感,听到一首好的对唱歌曲并非易事,而《对唱》里全是对唱。
  况且音乐在整个节目中是选手们做出所有决定的唯一指标,对剧情走向的影响至关重要。它和重重赛制一起保证了节目永远有“戏”可看,剩下的交给现场就好。
  《对唱》这类剧情式综艺的出现消解了观众对冠军的关注度和期待性,让音乐类综艺的看点不再是单一的“谁能夺冠”,而是通过丰富的情节设计让整个过程都充满了戏剧性,这种不以成败论英雄,让“沿途的风景”也获得更多展示空间的制作思路,或许正是《这就是歌唱·对唱季》可以带给整个行业的一点启发。